
颈椎病来袭前的 3 个 “求救信号”!头晕手麻竟是颈椎压迫惹的祸?一文讲透应对办法
颈椎病科学防治
在门诊接诊中,越来越多患者因脖子酸痛、肩膀发僵、头晕不适甚至手臂发麻前来就医,经过详细检查,其中不少人被确诊为颈椎病。
如今,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,再加上现代工作方式(如长期伏案、久坐不动等)的改变,颈椎病的发病率持续走高,且明显呈现年轻化趋势 —— 不仅中老年人受其困扰,不少年轻人也早早出现了相关症状。这一问题不仅给患者个人带来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负担,也让家庭承受着额外的照护压力,更给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经济负担。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颈椎病若未及时干预,任由病情发展至后期,可能会导致肢体瘫痪,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。因此,做好前期预防、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,显得尤为关键。
当生活中出现头晕、手麻等不适症状时,千万别掉以轻心,这很可能是颈椎病发出的 “信号”。接下来,小编就带大家系统了解颈椎病的防治要点,助力大家科学守护颈椎健康……

1.疼痛
疼痛主要波及头部、颈项、肩背、上肢及手部,其表现形态丰富,既可能是钝痛、酸痛、灼痛或隐隐作痛,也可能出现如过电般的串麻感,不同人对疼痛的感受存在差别。
2.麻木
麻木常与疼痛部位重合,但更易出现在手指和前臂。麻木程度从轻到重不等:轻度时仅表现为指尖发胀、发木;严重时,手、前臂、上臂、肩背部乃至头颈部均可出现麻木感,这会导致肢体对温度的感知能力下降,因此容易发生烧伤或烫伤。
3.头晕
患者会出现头晕、头沉、颈部酸困发僵的感觉,同时背部可能有类似重物压迫的不适。由于肌肉力量减弱,可能出现持物时突然掉落等情况。若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及血管营养障碍,还会出现手及上肢的异常表现,如发凉或发热、皮肤潮红、苍白、发绀、肿胀,以及指甲失去光泽、形态变形等。

根据人体工效学分析,伏案办公时,坐姿应保持颈部直立,与显示器保持15-20度视角,选择合适高度的桌子放置电脑。
工作中应采取交替变换的工作姿势,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,可每隔半小时或一小时活动一下身体、做一做颈椎操。
由于颈椎有正常的生理曲度,枕头应枕在颈部而非头部,使睡眠状态时脊柱处于一条直线上,从而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紧张。枕头的高低因人而异,一般约与个人拳头等高即可。
天冷时以及夜间睡眠,要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;天气炎热在空调房里,也需做好保暖,避免冷风直接吹向颈部。
平时应注意适当锻炼,以增强颈肩部的肌肉力量,这样能够保护颈椎关节,避免骨关节受到损伤。
仰头望天
肘关节伸直,双手向上举过头顶,掌心朝上方;同时头部向后仰,目光看向双手手背,保持这一姿势持续片刻。
旋肩舒颈

左右摇摆

前俯后仰

颈项争力

颈手相抗

双手擦颈


为预防颈椎病,我们需坚持保持良好体态,挑选贴合颈部生理曲度的枕头与床垫;主动加强颈部功能锻炼,合理控制手机、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长;同时注意颈部保暖,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。
在此也呼吁大家,务必重视颈椎健康,主动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,从源头规避颈椎病的侵扰。若日常生活中出现颈部疼痛、僵硬,伴随头晕、手臂麻木等不适症状,切记要及时就医,通过早诊断、早治疗将颈椎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。